朱辉球:大美大爱哺育桃李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9 10:17:51 浏览次数: 【字体:

731de618c26140d29de46e099c3cfc75.jpg

朱辉球,男,汉族,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粉古彩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员、教授级工艺美术师。2018年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从教期间先后荣获“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江西省“四个一批”文化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教改项目《高职陶瓷艺术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获得第十五批高校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主持的《墨彩制瓷技艺人才培养》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

职教理念:传承与创新同行

1990年,朱辉球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一直从事一线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三届班主任、陶瓷美术教研室主任、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研发中心主任、粉古彩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不管是从事一线教学,还是在管理岗位上,朱辉球老师始终秉承“以器载道、以匠立世、以艺弘德”的职业教育理念。针对景德镇资源枯竭型城市加速转型升级和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人才不足的实际,朱辉球老师提出高职教育陶瓷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把传承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体现“工”与“艺”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把陶瓷文化技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

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高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现状,朱辉球老师意识到,传统的家庭父子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技艺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非遗的保护和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必须要在人才的培养形式上有新的突破。2016年,朱辉球老师利用学院陶瓷艺术类专业的深厚历史和鲜明特色,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粉古彩研究院”的资源优势基础上,组建了全日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古彩制瓷技艺特色班,探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非遗特色班每年通过在全校陶瓷艺术类专业中遴选优秀学生到粉古彩班学习,传承粉彩瓷、古彩瓷制瓷技艺和非遗文化,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非遗教学团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朱辉球老师都始终身先士卒、事必躬亲,经常和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创作心得、切磋技艺。在非遗教学过程中,朱辉球老师邀请李文跃、熊钢如李菊生冯杰、黄云鹏、付长敏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担任专业教学教师,先后有近150人在全日制班学习,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保护培养了专业人才

教育方法:技术与艺术融合

朱辉球老师认为,教育既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学生,既要言传身教授人以渔,又要因材施教匠心独具。很多高职学生因文化成绩不理想而选择学习艺术专业,认为这是上大学的一种捷径。但在朱辉球老师眼里,他们个个都是可造之材,常常对学生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选择决定命运艺术改变人生艺术创造生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在日常教学中,辉球老师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从艺之路和心路历程,现场教学示范展示拉坯、施釉、彩绘、烧成制瓷工艺,耐心地手把手的教学生,为学生做好示范和榜样。为开阔学生眼界,经常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校友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勉励学生学好知识、练好技能。为了能使更多学生热爱和学习陶瓷艺术出版了《中国陶瓷艺术制作大教本》为众多的学生和陶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素材

朱辉球老师对教育艺术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他爱生如子、亦师亦友的师德情怀。2005年陶瓷艺术设计专业(8学生童蒋同学家境贫寒,不幸患有腿部残疾,生活学习极为不便。一次安徽齐云山写生实践课中,辉球老师得知童蒋渴望随班级一起写生的愿望,毅然决定和班上一名男同学硬是把童蒋背上了海拔800多米的齐云山写生,让班上学生感动不已。朱辉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动机和努力。在辉球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王卫平、王品刚、王琳等获得了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指导多名青年教师获得省部级技能能手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参加各级陶瓷技能大赛并获奖200多项

价值引领:德育与美育并重

朱辉球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他经常告诉学生们要牢记“从艺路上德为先”,要把崇德尚学、立德修身、德艺并举放在成长成才的首位。为让学生们践行立德学艺,他多次组织陶瓷艺术大师和优秀陶瓷艺术专业学生开展“一对一”拜师授徒仪式,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师傅们“独门绝艺”、“看家本领”,还要向师傅们学习如何做人处事、立德修身,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朱辉球老师又主动在专业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从挖掘非遗文化和陶瓷艺术中的思政元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8年,朱辉球老师通过江西省朱辉球陶瓷手工彩绘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景德镇市十七小学联合开展“陶艺进课堂工艺美院志愿者走进十七小义务支教活动”。每年遴选30名左右优秀艺术类学生,由该校聘为义务支教美术教师,每周四下午到该校为小学生开展美术专业教育、陶瓷艺术教育和美育实践活动,探索新时代美育工作新途径,深受该校和学生欢迎。

热心公益:师爱与技能辉映

朱辉球老师热衷慈善公益事业,他经常利于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组织和参与各类慈善公益活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朱辉球老师多次到四川绵阳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同当地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捐赠和扶贫济困活动。在景德镇特殊教育学校,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这些特殊学生进行陶瓷绘画、陶瓷雕塑、陶艺制作等技能教育,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自立自强、融入社会。

此外,他还组织和动员身边的同事和陶瓷艺术家参加“技能与爱心同行”活动,呼吁大家都来关心关爱、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技能学习环境,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奠定技能基础。

朱辉球老师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经常利用周末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景德镇市福利中心和小学,为孤寡老人送去关心和关爱,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开展资助活动。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多年来,朱辉球老师通过参与或组织四川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大爱慈魂 情系雅安”景德镇文艺界大型赈灾活动、“千百十助学助校工程”、“陶教钟声助学”爱心活动、景德镇市“小善大爱 德者同行”慈善陶艺家笔会、“陶艺家志愿爱心团”等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先后捐款数十万元,被四川绵阳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聘为“爱心使者”和客座教授等。

 

分享到:
【打印正文】